良好的学习习惯,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;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,提高学习效率;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;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,使同学终生受益,下面十个学习习惯的养成,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学习,而且可以使自己终身受益:1、认真听取别人讲话的习惯 认真听取别人讲话是对讲话人的尊重,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要盯住对方,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,能够及时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,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的分析与评价,并时时配合以点头、微笑等表情,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你在专心听他人讲话。有不同意见要善于和敢于与人交流,态度诚恳、不卑不亢。2、主动学习的习惯 别人不督促能主动学习,一学习就要求自己立刻进入状态,力求高效率的利用每一分钟学习时间。要有意识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用于学习,并能坚持始终。3、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,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。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,认真研读,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、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,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,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,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、去学、去练。4、认真听课的习惯 上课时,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,还会用动作、表情传递信息,用眼神与学生交流。因此中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,跟着老师想,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参与学习。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,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。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,精力集中;抓住重点,弄清关键;主动参与,思考分析;大胆发言,展示思维。5、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 中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,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,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,加深理解,增强记忆,提高心里素质,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。回答问题要主动,起立迅速,声音宏亮,表述清楚。6、多思、善问、大胆质疑的习惯 学习要严肃认真、多思善问。“多思”就是把知识要点、思路、方法、知识间的联系、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,形成体系。“善问”不仅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,不要虚心向老师、同学及他人询问,这样才能提高自己。而且,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,注意发现问题,研究问题,有所创造,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、说法,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,敢于挑战权威,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。要知道“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”,应该养成向别人请教的习惯。7、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在专心听讲的同时,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。对重点内容、疑难问题、关键语句进行“圈、点、色、画”,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。有实验表明:上课光听不记,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%,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%,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,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,课下再去整理,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%。8、及时完成作业和练后反思的习惯 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项做的作业,认真思考,认真书写,一线不苟,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,认真寻找解决的办法。作业写完后,要想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和要点,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。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。一般来说,习题做完之后,要从五个层次反思:a.怎样作出来的?想解题采用的方法;b.为什么这样做?想解题依据的原理。c.为什么想到用这种方法?想解题基本思路。d.有无其它方法?哪种方法更好?对此归纳,思维求异。e.能否把题目变通一下?变成另一类题目?一题多变,促使思维发散f.好的错题收集————错题集9、各学科全面发展,不偏科的习惯 现代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发展全面的复合型人才,所以要求中学生要全面发展,不能偏科。这就要求中学生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更要努力学习,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兴趣。对不喜欢的学科或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科,可以适当降低标准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确立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初期目标责任制、中期目标、远期目标,然后要求自己去完成。这是克服偏科现象的有效方法。10、课后复习的习惯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,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,归纳知识要点,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,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,形成知识结构或提要步骤知识结构。主动询问,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。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。
1、做作业之前一定要先复习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知识和范例。
2、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。
3、作业必须独立思考,不抄袭别人的作业。
4、作业务必清楚明白,语言要准确,文理要通顺,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。
5、作业要简明扼要,详略要得当。重点和关键步骤叙述详尽,次点和非主要步骤可以简略。
6、文字与符号必须书写工整、规范、清楚,字体不要过大过小,不要过稀或过密。每题后要留有批改余地。
7、画图要正确、美观、大小适中,图上标用字母应符合习惯规定。
8、各科实验以后,应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。
9、批改作业后细看批改之处和评语,要认真订正错误或重做。
10、练习本力求规格统一,并要求妥善保存,以备随时复习查用。